延安,革命的圣地、红色的摇篮,自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起,这块古老而神秘的黄土地就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的目的地,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这里诞生了第一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里的山山峁峁闪耀着延安精神和中国革命的光芒,这里曾经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这里是每一个党员群众的必修课堂。 
火红的五月,我们踏上了这期盼已久的黄土地。联合党委第一书记郭晓渝带队,党委书记、班长张增英,副书记副班长谭薇、杨克建带领直属党支部书记、支部党办主任、支持党建工作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及结对共建社会组织负责人共计30人赴延安开展2024党性党纪学习教育培训。 
5月24日下午,在延安干部学院凯维丽培训基地负一楼会议室举行了开班仪式。首先,陕西延安干部学院王家坪分院院长曾庆鹏作了开班致辞。联合党委第一书记郭晓渝回顾了1935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同红十五军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后,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13年的革命和斗争历程;回顾了联合党委带领同志们所追寻的遵义、古田、青海、赣州等红色路线,并提出了三点学习要求:一是明确培训目的学习延安精神;二是传达组织安排加强党性教育;三是落实学习要求提高思想觉悟。曾庆鹏院长为培训班学员代表授班旗,开班仪式至此圆满结束。
随后原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导杨忠虎大校以《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为题,分四个章节为学员做了精彩授课:“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培育形成”,“延安精神在延安时期的具体体现”,“新时期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总结延安精神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习总书记说:“延安精神是我党的宝贵财富,也是干部教育的永久教材。”
接下来延安干部学院安排了情景交互式的教学,学员们既在理论学习上提升了水平,又在情景交融中加深了体验。
5月25日上午,学员们走进杨家岭,登上宝塔山,《重温七大增强看齐意识》。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授课现场淅沥沥的雨溅起一排排伞花,“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同心同德取得胜利,七大制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杨家坪中央大礼堂的庄重和热烈气氛仍历久弥新,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仿佛带着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小山坡上座落着毛泽东、刘少奇、朱德曾工作居住的几孔窑洞,静静述说着那些夙夜在公的往事。拾级而上来到诗人贺敬之“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的宝塔山,从山顶远眺延安市中心风貌,学员们为延安精神指引下城市建设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而感叹不已。
下午,按照联合党委党纪学习方案的设计安排,特别邀请延安市委党校雷万青教授通过五个方面详细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课后,紧接着召开了2024年第二季度联合党委扩大会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大家在革命圣地感悟革命纪律对保证党的事业成功的深刻含义。 
5月26日上午,培训班学员们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展馆门前联合党委书记、班长张增英带领全体学员庄严重温入党誓词。400多米长的纪念馆展览大厅内中国革命历史的长卷徐徐展开,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一一呈现,以历史时间为序分列11个章节,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革命历史,面对一张张图片和一件件历史文物呈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和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学员久久驻足,思绪万千。
清晨的王家坪,树影婆娑。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学员们在树下静静听着党课《转战陕北的伟大征程与现实启示》,“延安不能死保,毛泽东主动撤离延安,想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由战略防御转为进攻,体现了毛泽东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下午,学习班来到了枣园,树木阴郁。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在张思德同志巨型雕像前,情景教学《张思德精神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演讲》深情述说“张思德同志是一名平凡的战士,他是战场小老虎、小神农,他的一生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一生,他成就了伟大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全体学员们在烈日下一丝不苟,齐声诵读《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的党员及积极向党靠拢的社会组织负责人集体作出的庄严而神圣的承诺。
5月27日上午,学习班从延安乘车来到延川县文安驿镇,换乘电瓶车沿着绵长的柏油马路,进入万千褶皱的大山深处的梁家河知青旧址。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生活和锻炼成长的地方。他在这里入党,而后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造淤地坝、办铁业社、打大口井、发展沼气,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黄土地的大棚里学习《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为民情怀与实干担当》,让学员们亲身体会到了习总书记16岁来到这里所经历的“过四关”。在梁家河村的2400多个日日夜夜,习近平同乡亲们打成一片、结下了深厚感情,增长了见识和本领,锤炼了意志和品格,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岔、一峁一梁都饱含深情、常常牵挂,在这里成就了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初心使命。
下午,回程的路上,学员们参观了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即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和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六届六中全会于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此召开,这是我党历史上除了遵义会议之外最为重要的会议之一。会议批准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正确路线,克服了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以及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为党领导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次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同时这里也是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的第一所培养革命文艺专业人才的学府,这里造就了大批抗战所需的艺术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与艺术家,《黄河大合唱》《白毛女》便是当时脍炙人口的代表作,鲁艺同时成为党的建设鼓舞人心、凝聚群众,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和核心。
5月28日,学习班跟随历史步伐来到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馆内的历史陈列完整地再现了大生产运动以及三五九旅边开垦边练兵的场景,让人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了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南泥湾精神。
整整六天的课程满满当当,时间过得很快,学员们流连忘返,感慨万千,文思泉涌,转眼就到了结班的时候。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从党的光荣传统中汲取纪律滋养;增强党建聚合力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展现社会组织领域的基层组织的新担当新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