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编辑部
三羊生瑞气,百鸟唤春光。新春伊始播下创新的优种,我们必将迎来丰收。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城市未来,民族前途,系于创新。
城市如一架精密的机器,科技是核心引擎,体制机制是轮轨,法治、党建、文化和社会治理则是托举城市腾飞的力臂。城市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更高位置,比拼综合实力方是正途,这就需要众“手”强健,共举未来。
历史长河中,创新托举城市不乏其例。一幅《清明上河图》呈现的繁荣汴京背后,是宋朝强大的科学创造能力以及新技术广泛应用等创新因素在发力。
深圳特区的今天是草创时期的未来,蝶变的轨迹就是创新伟力的明证。飞速发展的路上,深圳依靠法治创新推进着改革开放,以党建创新确保特区的社会主义方向,在缺乏积淀的土壤里育出文化绿洲,拥抱千万建设者的同时实现社会治理井然有序,创新之手托举城市高飞。
值得预期的未来,是高品质的发展;发展,则蕴含着突破、变革、创新。创新有成,发展才能迅猛。
法治创新,为未来铺路。以法治引领和规范,改革发展方能顺天应人,蹄疾步稳。以法治阳光照耀文明成长,使深圳连续四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就是法治创新推动城市发展的力证。
以法治作为改革新标尺。改革合法性关乎共识与合力。推改革、上项目,先查有无法据,继而纠偏取正。锐意建设法治政府,以严格的合法性审查卡住“头脑一热”、“打擦边球”式决策。以法治作为维权新利器。巡回法庭落户深圳,前海法院正式揭牌,司法“去地方化”的力举,为公正维权提供金盾。深圳有底气和责任率先建立定分止争的法治化机制,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司法渠道,不偏不私,维护各方利益。一流法治城市就在眼前。
党建创新,为未来导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责任在党。深圳特区的成就昭示,改革开放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我们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固本强基上探索新路。经受“四大考验”、防范“四种危险”,强特区命脉、固特区支柱,须在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定力、学习能力、创新活力上想新招、求实效。在从严治党上夺取新胜。遵守八项规定、开展巡视工作、报告个人事项,已成反腐新常态。“不敢腐”初见成效,“不能腐”、“不想腐”更待发力。要完善政务公开、司法公开、预算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建设弘扬清风正气的力量型文化,遏制腐败增量。
社会治理创新,为未来聚力。经济已有相当规模,更需在社会领域精耕细作。像过去抓经济建设一样抓社会建设,亦是发展大势所趋。
拿出新眼光,打开社会活力闸门。在降低登记门槛的基础上,深圳当为社会组织孵育提供更多更好的“产房”,激活民间动能,使民众在公益慈善、公共文明、生态保护等方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善用新平台,求索社会治理新路。完善听证会制度、立法辩论会、委员议事厅、民生面对面等平台,放手发动民众参与,使“让民意引领、让民智参与、让民生共享”机制严实落地,助社会治理觅得“最大公约数”,事半功倍、活力无穷。
创新创未来。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的市场化成色、法治化水准、国际化品质,让硬件更硬,软件更优,引领城市发展跃上新高,再领风骚。
/span>
改革攻坚年、工作落实年,深圳鼓荡起新一轮革故鼎新的热潮,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体制机制红利,从而激扬起特区发展的磅礴活力!
|